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那么在过去三年中,宁波口岸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宁波市人民政府口岸与打击走私办公室对宁波口岸“十二五”发展中期成果进行了评估。本文摘编了部分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攻坚突破,亮点纷呈
2013年,宁波口岸进口贸易额2119.01亿美元,同比增长7.3%;海港口岸货物吞吐量49591.70万吨, 同比增长9.47%;海港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27628.07万吨,同比增长12.62%;口岸集装箱吞吐量1677.37 万标箱,同比增长7.03%;空港口岸出入境旅客77.08万人次,同比增长5.51%。如此大幅度的增长和快速的发展,令人赞叹与惊喜。其中,五大亮点可圈可点。
亮点一:口岸扩大开放实现新突破。海港口岸方面,穿山港区北仑四期与梅山港区口岸整体开放, 先后于2011年、2012年通过国家验收;穿山港区北仑四期国际集装箱码头、大榭港区万华液体化工码头及实华原油码头分别对外开放并正常运作。截至2013年6月,宁波海港口岸新增货物吞吐能力50 0 5万吨,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20万标箱。而陆空港口岸方面,启动运营空港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完善建设冷链通道和查验场地,并建成了海关空港物流仓库系统、国检快件监管系统及边检旅行团快捷通关三大子系统,推进了宁波航空运输的大力发展。“十二五”期间,宁波空港口岸新开通宁波—香港全货机航线,宁波—济州等国际客运航线。与此同时,宁波积极推进港口联盟和无水港建设,形成以萧山无水港为中心,上饶、衢州、金华、义乌、慈溪、绍兴、柯桥无水港为节点的“分点放箱、集中管理”提还箱网络模式,并加大对“五定”班列和中远距离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扶持力度。截至2012年底,海铁联运累计完成集装箱59470标箱。
亮点二:口岸服务环境取得新提升。自“十二五”实施以来,宁波口岸首先深化口岸大通关建设。具体包括:继续深化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和监管模式创新,创新舟山大浦口集装箱码头进出货物监管模式,两地口岸间货物实行转关运输,进出境交通运输工具和货物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同时,大力推进“无纸化”大通关建设,并对在出境货物口岸查验、原产地证书签证、进出口货物报检等实行“无纸化”申报,按照风险高低对报关单实施“低风险快速放行”、“低风险单证审核”、“高风险重点审核”,提高通关效率;另外,积极开发推广卡口智能化管理系统、电子支付系统,建成口岸信息监控中心,实现数据监控、视频监控、物流监控、数据展示。
其次,积极拓展区域大通关合作。不仅参与了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协作机制建设,深化了宁波口岸与重要腹地城市、港口联盟城市和无水港城市的大通关合作,构建起大通关合作体系,增强了宁波口岸辐射优势;同时,积极完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区域通关改革,设立“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窗口,做到“即到、即报、即放”。此外,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水水中转、双重运输,增强口岸的辐射力和吸引力。2013年1-6月,异地企业(除宁波市)在宁波口岸进出口额达622.7亿美元,同比增长5.1%。
亮点三:口岸信息建设迈出新步伐。首先,全面推进智能口岸建设。以集装箱、进出境船舶为主要对象,以宁波电子口岸、宁波第四方物流为主要平台,以口岸物联网相关应用项目为抓手,建成了一批智能口岸项目。其次,继续完善电子口岸建设。不仅编制修订了《宁波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十二五”发展规划》、《宁波电子口岸信息平台运行考核暂行办法》,且坚持“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方针,持续推进政务项目建设。再者,对接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 共同建设中国电子口岸浙江省分站项目,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中国电子口岸与地方电子口岸的功能整合。
亮点四:口岸诚信体系取得新成效。“十二五”期间,宁波口岸相继出台了《宁波海关企业分类管理操作规程》、《宁波海关规范企业验收操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和便利措施,初步建立了机制灵活、管理高效、企业便利的规范工作机制。同时,在宁波口岸网发布口岸运行、工作及企业信用信息,推进政务公开;并通过统一制作《政务公开手册》、设置政务公开栏、开通“12360”服务热线等,深化关企、检企合作;并多次开展了国门之盾、绿篱行动等反走私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宁波口岸进出口企业规范工作已基本形成了监管部门高效管理,优质服务,企业严格自律,规范经营的良好局面。
亮点五:海防管理建设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宁波口岸持续加强海防管理协作机制建设,完成《海防管理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协作机制暨海防重大事件处置预案研究》, 编制《宁波市海防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了宁波市军警民联防能力。同时,宁波口岸不断加强海防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 大榭港区海防执勤码头等已完成建设任务,宁海县一市镇等3个海防视频监控站正在建设中。此外,宁波口岸也重视加强海防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初步建立起海防监控中心平台,对部分海防管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
抢抓机遇,再创辉煌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仍将在曲折中发展,国际与地区间的经济竞争与合作在互动中推进,我国的经济内在活力不断增强,宁波市的外向经济亦在稳步发展,且伴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宁波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等, 都对宁波口岸的发展要求愈来愈高。因此,认真贯彻实施《宁波市“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并坚持“开放兴城、外向带动”,对于全面深入推进宁波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口岸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口岸发展新形势,2013年宁波口岸进出口贸易额约为20 1 5 美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2%;港口货物吞吐量4.65亿吨,同比增长3%;集装箱吞吐量1645万标箱, 同比增长5%;外贸集装箱进出口量1405万标箱,同比增长5%;空港口岸出入境旅客83.9万人次。到“十二五”规划期末,即至20 1 5 年,预计宁波口岸进出口贸易额约为2200美元(按照2014年、2015年年增5%);港口货物吞吐量达5亿吨,外贸货物进出口量达3.08亿吨(按年增长8%);集装箱吞吐量达20 0 0万标箱,其中外贸进出口集装箱量受国内外经济影响,增幅将有所放缓,预计到2015年达1550 万标箱(按年增5%);空港口岸出入境旅客将达百万人(按年增10%)。不难预见,至2015年,宁波口岸基本可实现口岸发展规划预定目标。
与此同时,宁波口岸将继续扩大开放工作。其一,将争取梅山港区正式开放通过国家验收。201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梅山港区整体对外开放。截至目前,梅山港区正在建设口岸查验配套设施,一旦建设完成,即可申请口岸正式开放验收。其二,争取穿山北港区整体开放获国务院批准。宁波市政府于2012年将《穿山北港区整体开放方案》上报浙江省政府,并完成了口岸查验单位征求意见,将争取在2014年获国务院批准整体开放。其三,完成镇海港区19-20#液体化工码头和镇海港区21-22#散杂货码头的正式对外开放。其四,完成石浦港区部分区域的水陆域开放申报工作与石浦新港码头的临时开放申报工作。预计完成上述对外开放工作后,宁波海港口岸货物吞吐量将再增加62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将再增加180万标箱。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目前,宁波口岸正乘着《宁波市“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的东风,抢抓机遇,奋力跨越,全力冲刺“双过半”,奋力谱写宁波口岸跨越发展的壮丽篇章。在新的一年里,宁波口岸将不辱使命,以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的精神姿态, 托起蓝色海洋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