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汽车召回加强 消费者应理性看待
来源:市口岸办
发布时间:2015-01-21 00:00
点击率:
保护视力色:
来源:市口岸办
发布时间:2015-01-21 00:00
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快速增长,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国家质检总局也不断加大对汽车的缺陷产品信息收集分析、缺陷调查、召回实施情况监督等工作力度,并对涉及动力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电子电器及发动机故障等方面的缺陷信息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督促车企主动落实企业责任。在此背景下,包括进口车企在内的汽车经营销售企业对存在缺陷问题的汽车召回力度不断加强。
汽车召回总量创新高 进口汽车召回更主动
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2014年发布的召回公告显示,全年累计发布缺陷汽车召回信息176次,共计召回车辆逾470万辆,召回次数同比上年增长32%,创历史新高。
从召回信息来看,进口车企在召回活动中更加活跃。实施召回的车企中进口品牌占到召回品牌总量的50%。从召回主体来看,主动实施召回次数最多的前三家进口汽车销售企业分别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召回9起,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均为8起。其中,进口凯迪拉克品牌涉及8次召回,成为召回次数最多的进口汽车品牌;大切诺基全年召回5次,是召回次数最多的单一车型。
据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统计,我国自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10年来,已有100多家企业开展了800多次召回活动,共召回缺陷汽车近2000万辆,消除了大量车辆安全隐患,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 但我国汽车召回工作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召回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产品缺陷涵盖软硬件 三类问题成召回主因
从进口汽车召回原因来看,软件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汽车部件设计、加工或组装等缺陷引发的安全隐患以及涉及儿童乘车安全的隐患成为三类召回主因。
由于汽车结构复杂,涉及的零部件繁多,组装工艺要求较高,2014年的召回案例中,涉及零部件缺陷的召回事件占据最大比例,共计138次,占到总量的九成以上。绝大多数召回都是因产品设计或装配引起的安全隐患。如北京路特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拟召回部分2011年款进口艾丽丝和艾西格汽车,原因是其机油冷却软管的接头采用平滑设计,容易受到生产和制造误差的影响,在使用中有可能脱落,造成机油外泄或进入发动机引发事故。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拟召回部分年款的进口锐界和新锐界汽车,原因是个别受影响车辆组装时用于固定右侧半轴与中间轴的卡簧没有完全安装到位,使用中半轴可能位移,甚至脱离而导致安全隐患。也有部分案例是因汽车可能在特殊的使用环境下出现隐患而召回,如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拟召回部分进口2014年款凯迪拉克CTS汽车。原因是由于雨刮模块问题,当车辆在泵电启动时,如遇前风挡上冰雪堆积等造成雨刮电机高负载工作的极端情况,可能导致雨刮无法工作,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安全。
涉及软件问题的召回8起。如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决定自2014年10月29日起,召回4692辆进口奥迪A4 allroad汽车和265943国产奥迪A4L汽车。 原因是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的软件参数设置问题,在极个别侧面特殊角度的碰撞情况下,可能导致前部安全气囊无法正确开启,存在安全隐患。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软件升级。
涉及儿童安全的召回3起,其中两起涉及儿童座椅的安全使用,一起涉及车门儿童锁的功能安全。如阿普丽佳(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主动向质检总局报告,该公司进口并在中国经销的部分美国葛莱(GRACO)儿童安全座椅因内部的扣具和铰链式按钮设计存在缺陷,已在美召回,因此该公司将代表美国葛莱在中国对大约6601台同类产品实施主动召回,并向消费者免费提供新的改良型扣具。
主动召回体现企业责任 消除安全隐患任重道远
对于日益频繁的汽车召回事件,消费者一方面应理性看待,召回数量不应简单地与质量挂钩,更多地是为消除隐患,体现了经营主体对消费者负责的意识,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积极配合经销商和主管部门的召回落实和管理工作,共同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对于进口或国产汽车消费过程中发现的各类缺陷和召回问题,均可登陆质检总局网站进出口商品检验栏目(jyjgs.aqsiq.gov.cn)、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www.dpac.gov.cn)等详细了解。也可拨打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热线:010-59799616或地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质量热线:12365(转2号键)反映在召回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或提交缺陷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