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跨越之后是腾飞宁波口岸重新开放35周年访谈 | ||
余华在小说《兄弟》中写:"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一切从1979年开始,35年风雨,35年辉煌。2014年6月1日是宁波港口岸重新开放35周年的日子。35年间,宁波港口岸从年吞吐量仅为200余万吨的内河小港发展成为如今年吞吐量近5亿吨的国际大港。而与此同时,成长的烦恼也从未远去,确保通关安全与提高通关效率、快速发展的口岸与日渐不足的人员配备都是纠缠在宁波港口岸发展的难解之结。 如何评价35年开放口岸的发展与成就?怎样看待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对外开放的红利还能持续多久?下一步口岸发展将如何推进?在宁波港口岸重新开放35周年之际,本刊对宁波市人民政府口岸与打击走私办公室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35年发展打"九分"开放底气更充足 问:宁波港口岸重新开放35年来,变化巨大。回顾这35年的发展历程,能给我们哪些重要启示? 答:1979年宁波港口岸重新开放,1984年宁波成为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 | 城市之一,再到1992年,正式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确定为宁波市的发展战略,可以说宁波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开放。从这个角度上看的话,我认为有两个方面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一是怎样以开放的精神来参与全球经济的发展。35年有这么大的发展,得益于当年对外开放的正确决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宁波口岸必须考虑如何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的经济浪潮。 二是市场经济的规则,35年里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到市场经济,清理了大量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法律法规。随着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宁波口岸必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程序必须更加简化、服务必须更加规范,贸易便利化是宁波口岸发展的重要方向。 问:如果对宁波口岸开放35年总体发展情况打分,您给打多少分? 答:有些硬指标打分比较容易,比如口岸货物进出口量、集装箱吞吐量这些是有目共睹的;但在一些软指标方面,比如在服务改善、通关效率等方面,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距离企业的要求还有提升的空间,我们也一直围绕这些方面不断在改善, | 近年来,我们引进"986机检模式"、开展跨境电商试点、提出创建国际卫生港等,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促进口岸便利化。总的来说,我认为可以打9分。 贸易便利化是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问:35年中我们也有很多烦恼,比如贸易摩擦明显增加了,口岸管理体制难以跟上口岸发展速度等等。有人把这些问题归咎于外向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您怎么看? 答:2013年,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逾1003.3亿 美元,是浙江第一个、长三角继上海、苏州之后第三个外贸突破千亿的城市。同时,口岸进出口量达2119亿美元,列全国第六位。贸易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贸易摩擦的增加。所以,对于贸易摩擦我们要面对它,但不要夸大。至于口岸监管难度增加的问题,一方面,口岸发展太快而人员配备难以跟上;另一方面要平衡好通关效率与安全监管问题。如何在口岸发展过程中摸索出符合监管政策又满足外贸发展规律的管理办法是一个我们需要长期改进的问题。 |
近年来,宁波海关、国检、边检等部门进行的"大通关建设"、"单一窗口试点"、"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都是很有益的探索。 问:今年以来,进口和出口都呈下降趋势,可以说,这是我国自2009年以来面对的最严峻的外贸形势,国务院为此在5月16日出台了《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您怎么看待?外贸和内需您又更看重哪一个? 答:宁波是开放型经济依存度很高的城市,今年来国际需求依然萎靡,这对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是,并不能因此否定外贸在宁波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有人认为需要国际市场就会产生依存度过大的问题,我认为"依存度"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在全球化时代,依存度是相互的。比如宁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欧美市场,反过来讲,欧美消费者也依靠我们的商品。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纯说中国依靠外国,会影响经济安全。 而建立内需社会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来看,宁波想建立起完善的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内需与外贸对宁波来说都很重要。 我们目前也正在这样做,跨境电商试 | 点、创建国际卫生港正使宁波的外贸环境与业态进入新的时期;制定行业规范、引导有序竞争则为宁波企业发展创造出更有利的条件。 "开放红利"永不过时 迎接下一个"黄金十年" 问: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 是长期的。但不可否认,今天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情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市场化改革的红利和全球化红利正在衰减。在这种情况下,"宁波口岸开放红利"将如何维系? 答:我觉得宁波口岸重新开放到今天核心就是规则和开放,正如我之前讲的市场经济规则与对外开放。所以只要给它们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宁波口岸开放红利"就会继续存在下去。一方面,要不断推进"五位一体"改革,加大信息化、电子化对口岸发展的贡献,促进外贸便利化;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型升级,如跨境电商试点、航运交易所等。此外,还要在开放的基础上形成更为完善的市场规则,以规则引导竞争,以竞争扩大开放。 总之,只要我们在规则、开放问题上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宁波口岸开放红利"就会不断发生效应,推动宁波经济发展,并且它永远不会过时, | 因为规则和开放不会过时。 问:上海自贸区正是中国在"红利"摊薄下新一轮的应对之举,宁波紧邻上海,所受影响最为直接。那么,您认为自贸区对宁波而言意味着什么? 答:首先,上海自贸区并不是 传统意义上的经济特区,它不是政 策洼地,它的意义更大范围上是一 次可复制的尝试。所以,于宁波而 言,承接自贸区的溢出效应是一方 面,更重要的应当是复制,在政策许可范围内进行复制。这对宁波经济,特别是口岸经济融入全球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问:"十二五"规划提出,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浙江省提出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宁波市提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毫无疑问,对宁波而言,海洋经济、港口经济至关重要,那么,对宁波口岸经济的未来您有什么看法? 答:开放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话题,过去35年,我们已经交出了一份答卷。未来,唯有站在全球视野上,以更开放态度、更便利的政策来迎接挑战,宁波口岸才能永远充满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