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2020年,市口岸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政治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冲刺“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口岸发展,稳步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和“世界一流口岸”建设,圆满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有力地支撑了我市开放型经济克服疫情企稳回升,为做好“六稳”落实“六保”贡献了口岸力量。
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三连冠”。宁波口岸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第3名。市口岸办在全市民主评议机关中的获得分列20个经济部门第10名。办机关第一党支部被市委表彰为宁波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宁波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口岸一处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宁波市“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先进处室。口岸二处被市直机关工委和“三服务”办表彰为“三服务”最佳服务团队。
2020年,宁波口岸进出口贸易额2394亿美元,同比下降3.4%,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2%。进出口贸易额和进出口增幅逐季回升:一至四季度,口岸进出口贸易额依次为488.2亿美元、551.4亿美元、672.6亿美元、681.8亿美元,进出口增幅依次为-14.6%、-11.3%、1.5%、9.4%。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实现逆势增长:宁波港域货物吞吐量6亿吨,同比增长2.9%;集装箱吞吐量2705.4万标箱,同比增长3.4%,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二位。空港出入境旅客15.9万人次,同比下降89.7%。
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波舟山港
2020年3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考察。穿山港区采取措施及早恢复生产,港口吞吐量已逐步恢复至日常水平。习近平强调,宁波舟山港率先恢复生产,对推动我国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物流体系、恢复全球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在业务调度大厅,习近平听取了港区情况和复工复产情况汇报。在一楼大厅,习近平同港口职工代表亲切交流,对他们表示慰问。习近平强调,要未雨绸缪,关注境外疫情形势,在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应对和化解各国为抗击疫情采取的各项限制性措施对货物航运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习近平希望他们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争取优异成绩。随后,习近平乘车来到穿山港区2号集装箱泊位,冒雨察看了码头现场集装箱作业场景,了解港口作业情况。习近平强调,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宁波口岸严防境外新冠疫情输入
2020年,面对严峻的境外新冠疫情形势,宁波口岸众志成城,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构建“防、控、管、治”宁波模式,打造监管闭环,全力筑牢口岸检疫防线,坚决完成外防输入任务。全年宁波口岸未发生疫情输入传播事件,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
三、宁波海关出台“十零”举措支持企业防控疫情复工复产
2020年,宁波海关出台“十零”举措支持企业防控疫情复工复产:开辟绿色通道,保障物资通关“零延时”;线上办公、远程受理,力争海关作业“零接触”;优化检查流程,推动货物检查“零等待”;畅通口岸物流,保障进口物资“零滞留”;落实税收新政,实施防疫物资进口“零关税”;放宽办理期限,落实滞报金、滞纳金“零征收”;优化加工贸易办理手续,推动保税担保“零额度”;推行主动披露和容错机制,对企业纠错“零处罚”;建立多层次政策咨询体系,服务企业“零距离”;协同地方政府凝聚帮扶合力,解决问题“零遗留”。
四、宁波口岸出台走私涉案船舶联合鉴定处置办法
2020年3月,《宁波市走私涉案船舶联合鉴定处置办法(试行)》正式发布,打通了宁波口岸走私涉案船舶处置流程的最后一环,极大提升了走私运输工具的处置效率,为走私违法犯罪行为起到有力的震慑。2020年10月,经宁波市口岸办组织,宁波海事局联合宁波农业农村局、宁波市船舶检验中心、宁波海警局,完成宁波地区首艘走私涉案船舶联合鉴定工作,并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累计对20余艘走私涉案船舶开展了联合鉴定工作。
五、宁波获批设立3个综合保税区
2020年4月27日,《国务院关于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的批复》同意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分别整合优化为宁波梅山综合保税区、宁波北仑港综合保税区、宁波前湾综合保税区。10月23日,宁波梅山综合保税区完成现场验收。12月28—29日,宁波北仑港综保区和宁波前湾综保区完成现场验收。综保区作为政策高度叠加、功能最大集成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利于利用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通过打造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推动宁波经济更好地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形成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六、全球首个航运气象指数在宁波发布
2020年7月10日,全球首个航运气象指数在宁波发布,李关定副市长出席。航运气象指数是宁波航运交易所联合宁波市气象局应用大数据、风险评估和指数统计等技术和方法,采集航运、气象等多项数据编制发布的,是衡量海上航运整体气象安全状况、反映船舶海上航行过程中气象安全变化趋势的指数体系,是全球范围内航运数据与气象数据融合创新,为行业服务的首次尝试。
七、边检举办首届穿山论坛
2020年9月23日,由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和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穿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和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穿山论坛”在宁波北仑成功举办。活动盛况被新华社、法治日报、中国移民管理报、浙江日报、浙江之声、凤凰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集中报道,新华社客户端相关报道点击量突破153万,主流媒体网络浏览量突破300万,登上学习强国号,在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产生较大反响。
八、第四届中国(宁波)国际航运物流交易会成功举办
2020年10月15日,以“智慧创新 云享合作”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宁波)国际航运物流交易会(云展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浙江港联捷物流科技项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项目、港口圈孵化器、蓝水母平台等7个项目签约。本届展会探索创新专业展会线上办会新模式,企业参与积极踊跃,吸引了1450家来自全国主要口岸的港航物流机构、协会、企业等参展交易,网上参会航运物流客商近36000人,推动航交会影响力、辐射力进一步扩大。
九、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蝉联全国文明单位“三连冠”
2020年12月,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顺利蝉联全国文明单位“三连冠”。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以文明单位复评为载体,聚焦“双一流”目标,全力擦亮金字招牌,深化“大通关”党建服务品牌,全力优化“通关我帮您”、“蓝丝带”等窗口服务品牌,开展“文明服务标兵、文明示范窗口”创建评比活动,让“小窗口”迸发“大活力”。
十、宁波口岸位列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第三位
2020年12月,宁波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34.75小时,出口2.68小时,相比2017年压缩79.1%和90.29%,进口时效长三角名列第一,出口为长三角唯一完成国口办压缩比超90%任务的口岸。12月11日,在2020年中国关务发展大会上,中国报关协会、北京睿库贸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结果,宁波口岸位列第三位。宁波也被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列举为15个标杆城市之一。
十一、杭甬两地合作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行动
2020年12月29日,杭甬两地签订跨境贸易便利化合作协议。2020年,宁波积极发挥跨境贸易优势,主动加强与杭州市对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互通机制,共同拟定两地口岸合作工作内容,联合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合力推进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政策互动,有效服务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