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艘载有4.6万吨俄煤的外轮“公爵”号顺利靠泊北仑电厂码头3号泊位,这是该码头迎来的第一艘进口煤船,创造了该厂建厂32年来,输煤码头同时接卸2艘进口煤船的历史记录。北仑电厂3号泊位属于首次临时对外启用,这也是市口岸办以口岸开放助力企业发展,助推全市经济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北仑电厂是华东电网最大的燃煤发电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火力发电厂之一,占全省燃煤机组发电量的10%,配套自备码头有3个泊位(其中1号泊位已开放多年)。2020年,随着国内经济和外贸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全省用电量持续处于高位运行,用煤需求持续增长,因国内煤炭供应不足,北仑电厂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燃煤作为补充,而北仑电厂现有的1号泊位已不能满足进口煤接卸需求,需要临时靠泊3号泊位。当前,正是全力备战冬季储煤保电的关键时期。保障电煤运输供应,是关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市口岸办在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后,高度重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多方协调,终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一是急事急办,开辟“绿色通道”。码头泊位的临时靠泊审批流程繁复,涉及多家监管单位,且需通过区、市政府逐级上报省政府批复。鉴于北仑电厂燃煤进口任务时间紧迫,立即协调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监管部门,要求各部门站在保障能源供应的战略高度支持北仑电厂3号泊位临时靠泊工作,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为企业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三天内完成了市级层面意见征求,并通过与省口岸办汇报沟通后,以口岸办直报省口岸办审批,有效缩短了审批时间,为企业争取了最大时间。
二是靶向跟进,做好“三服务”。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跟踪服务”的“三服务”原则,事前向企业做好码头泊位启用审批的办事流程及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强化事前、事中的沟通协调,并做好全程跟踪服务,保持与市口岸监管单位的横向联系、与省口岸办等单位的纵向联系,遇到困难症结及时为企业解决。在审批期间,因全球疫情影响,企业原定的12月份从印尼进口煤的计划无法如期开展,进口国、国际航行船舶、船期都需要临时调整,为此市口岸办领导高度重视,立即与省口岸办、宁波海关、浙江边检总站、浙江海事局沟通汇报,顺利争取省级口岸单位的支持,将临时靠泊时间延长至2022年1月31日,为企业靠泊国际航行船舶争取最大宽限时间,为企业守住安全存煤底线,确保今冬明春能源稳定供应,确保居民用能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