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以来,7月初,宁波海关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20条措施,从优化流程、减低成本、解决难题等方面打好“优环境”+“促便利”组合拳,持续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流程优化实现便捷加速
在宁波鸿雁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袋袋塑料粒子通过加热、吹塑、裁剪等工艺,变成各种实用的包装材料。“这些原材料昨天才到宁波港区,今天就用到生产线上了,我为便利的口岸通关点赞!”鸿雁包装公司的许月路经理说。
优化通关流程,给企业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得益于“两步申报”叠加“提前申报”的模式,鸿雁包装公司的原材料在实际到港前就完成了申报手续,货物到港后就能第一时间提货。海曙海关进口科科长余根来介绍:“在这种新通关模式下,企业可以在货物实际到港前申报,并且无需一次性提交全部申报信息及单证,整个提交过程可以分成两步走,先进行概要申报,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整申报即可,便于企业尽快提货。”
让数据多跑路,办事人员少跑腿,申报也变得更省心。宁波隆傲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报关员王振义正在电脑前申报一批进口化肥,“现在《化肥进口关税配额证明》已经联网,我们不再需要去通关大厅递交纸质证件,报关更快更方便。”海关改革的持续发力和通关流程的“去繁就简”,帮助企业“挤”出了更多时间和效益。上半年,宁波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长同比分别压缩44.1%、50.4%。
红利叠加助企“轻装上阵”
酷暑来临,热带水果进入产销旺季,宁波口岸榴莲、椰青、山竹等热带水果迎来了进口高峰。7月24日,一批重达120吨的进口椰青以“附条件提离”的模式向宁波海关申报进口。
“有了‘附条件提离’这项便利化政策,我们进口的椰子如果被抽中查验,可以在现场查验取样后先储存到我们自己冷库中,检验合格后就能立马上市销售,大大减少了港口滞箱、仓储费用。”货物的进口商浙江怡盛和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周东旭经理介绍,“宁波海关还向我们介绍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优惠措施,指导我们申领原产地证书。有了这些证书,每个集装箱都能减免近2万元税款,我们更有信心将进口优质水果带给国内消费者。”
政策红利的叠加,促成了“1+1>2”的效应,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底气。来自宁波海关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宁波口岸进口鲜椰子9406.9吨,同比增长34.2%;进口鲜榴莲207.8吨,同比增长11.7倍。
纾困解难排除“后顾之忧”
“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因外方原因退货,怎样申报才能免除进口环节税款?”关企联络群里,报关员董育林对新业务犯了难。宁波海关关员戴楠茜看到后,第一时间将相关政策文件传给董育林,在线详细告知了申报要求和注意事项。
打通企业的堵点痛点,则是让进出口货物迈上“快车道”的又一着力点。今年,宁波海关拓展关企交流平台,积极解决企业各类通关疑难问题。除了建立多个关企联络群,宁波海关还增加设立“企业问题直报点”,及时收集企业疑难诉求,“一企一策”提供疑难解决方案。
近日,丽水睿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向宁波海关申报进口一台高精度的加工中心,因为高新技术货物的特殊性,不便于在口岸开箱查验。宁波海关通过“企业问题直报点”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向企业介绍高新技术货物便利通关模式,并依托长三角区域海关一体协同工作机制,最终推动货物在目的地完成了查验,保障了设备顺利安装投产。
上半年,宁波海关根据地方产业特点和企业实际需求,走进企业调研帮扶100家次,依托“企业问题直报点”制度帮助企业及时解决通关疑难88项。